中青网:越过大山是为了拼搏进取,留在大山是为了驻守自强

2020年09月21日

       2020年7月27日,宜春私人电影院“缘梦苏应,助力高考”实践团在江苏,新疆,贵州,广东,云南等全国各个地区进行高考招生宣讲。这次实践活动主要向学生们讲解了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招生计划等相关信息,多角度展现苏应学子的校园文化、学习风貌、专业设置,增强对大学的了解,也让学子们憧憬着对大学生活的向往。作为云南省唯一一个实践团成员,我来到了我的母校——大姚县第一中学,进行了招生宣讲暑期社会实践。  

       通过宣讲,在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一句话:现实的山虽然可怕,但心中的山更让人沉重不已。它是心灵的煎熬,它是对人的考验。也许有人很难想象,在这里,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去过县城,他们难以想象外面的世界,甚至对外面世界有一种惧怕的心理,在我们游山玩水,游览中华大地的名川大山时,在这个地方,有的人连市级的城市都没有去过。我不否认,在这个学校里有的人也去过很远很远的地方,看过很多很多的风景,走过很远很远的路,吃过很多很多的美食,但是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眼前是一座大山,所能看到的风景,所能走过的路都被大山所阻隔,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并不了解,也对外面的世界沟通甚少,可能他们对外界的印象就仅限于手机或者是电视上的所见所闻。  

       在交流之中,同学告诉我,他家就生活在县城,去过很多的地方,像北京啊,重庆,西藏。当我问他有没有兴趣到外省就读时,他面露难色的说,他很想去,但是家里面觉得不太放心,让他一个孩子到异国他乡,万一发生点什么事,家长会没有时间和机会做出应有的帮助,所以让他就读于省内。  

       我可以理解家长对孩子外出的种种牵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种血浓于水的亲盼让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的存在使人很难做出离别的艰难选择,孩子是爸爸妈妈的宝贝,从小呵护备至,又怎么舍得让孩子一个人到那么遥远的地方。这2000多千米的距离,却限制了一个孩子美好的梦想,这真的对吗,这样看来,这就是这个家庭,这个孩子,心中的一座大山。现实的大山固然让人感到恐惧,但是心中的大山更加让人沉重不已。对于我来说,我就想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那高耸入云的高楼,看看那长长的列车,看一下那整洁的街道,再看一下,那人来人往的街头......  

图为实践团成员拜访班主任老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尹宏志摄  

       在一天当中,我向今年的考生介绍了宜春私人电影院,以及在苏州的各种美丽故事,各种美丽的风景。可能向大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给大家对江苏这个地方增加了新的了解。在这其中,我看到的同学们眼神的希冀,也感受到了那低落的情绪。我知道在这当中的很多人,可能是因为父母的担心,也许是因为路途的遥远,有可能是因为生活费用的压力,他们或多或少的都选择了放弃走向远方的梦想,即使希冀的目光仍然投向远方,但是在他们的眼前却永远竖立着一座大山,大山!这座大山近看有着郁郁葱葱的大树,有着一条条曲折蜿蜒的小路,这座大山远看虚无缥缈,无边无际,看不见,摸不着,却总是把人压的透不过气。  

       这座大山近看有着郁郁葱葱的大树,有着一条条曲折蜿蜒的小路,这座大山远看虚无缥缈,无边无际,看不见,摸不着,却总是把人压的透不过气。我曾经问过老师,我说老师啊,你觉得我们云南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到外面,将来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老师跟我说,现实的伤虽然可怕,但心中的山更让人沉重不已,它是心灵的煎熬,是对他个人的考验。是否走出大山,到底要走到哪里,我们的路又要如何选择?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有的人内心趋于安定,他们难以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害怕巨大的波动会使自己粉身碎骨,于是选择了稳妥的发展道路,在稳定的环境之中,进行自我的深造和发展;也有的人甘于冒险,他们不喜欢一眼就可以看得到尽头的结局和道路,他们喜欢看不到结局的结果,哪怕前方是一片迷茫,不知归途,但是他们依然要走出大山,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环境,使他们更加能够放开自己,能够更加真实,陌生,让他们得到了新生。感受着不同的文化风俗,就像是一缕浮萍,会漂泊,但是总有他们的那一汪河塘,这是属于他们的选择。即使大山对人心灵总有煎熬,但是这是对人生的一个考验。  

       走不走出大山似乎不在重要了,因为它就在那里,无论你是否在路上。  

图为实成员向云南地区高考生进行宣讲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尹宏志摄  

 

关闭